首页 >  医院要闻 >  正文

首植成功!附属第二医院使用可降解材料“补”好患者心脏缺口

近日,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陈运清团队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了卵圆孔未闭可降解封堵术,这是首场将可降解封堵器成功植入患者体内的手术,标志着重庆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迈入“无植入”新时代——治疗疾病的同时,不留下任何异物,让患者回归更自然的生命状态。

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当卵圆孔未闭,咳嗽、用力等动作可能让静脉血中的“杂质”(如微血栓)混入动脉血,引发头晕、晕厥,甚至脑中风、心梗等严重后果。封堵术是预防此风险的重要手段。传统的金属封堵器存在局限,它虽能闭合通道,但会永久留在患者体内,或成为患者未来进行其他治疗和检查的阻碍。

而我国自主研发的可降解封堵器,术后一年左右完全降解,既有效封堵,又不留下任何异物。这是全球首个上市的可降解封堵器,是“中国创造”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重大突破。但可降解封堵器在X光下不可见,医生需凭借解剖经验和手感,通过四个铂金标记点精准定位。陈运清主任团队术前反复模拟手感,术中结合超声与X光双重验证,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核心操作。虽然可降解封堵器手术难度比传统手术更高,但成功率与金属封堵器相当,患者术后即刻就能感受到症状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