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李兴升,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留美访问学者。现任爱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老年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会长,重庆市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社区与农村卫生协会慢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重症协作组成员,《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编委,重庆市保健专家组成员,重庆市第三届老年医学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卫健委第五批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重庆市渝中区2023年高层次人才,爱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附属第二医院2011年及2014年“新一轮优秀青年人才”人选,2019年批次医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宽仁英才”项目入选“宽仁领军人才”。2019年被评为腾讯大渝网、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第九届医者仁心大型公益评选《重庆名医专家榜:生命之尊》奖。
科研上,以第一主研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计委等科研项目多项,参与国家973,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CSCD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2013年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排名第3),题目为:人口老龄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防治策略研究。
教学上,承担了爱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本科二系、临床七年制、儿科七年制及留学生的《老年医学》、《全科医学概论》、《诊断学》等大课教学任务及临床教学,培养研究生十余名。参与制定《大学生创造能力改良测定表》,内容涵盖认知功能、思维方法、学习能力、创新精神、沟通技巧、人文关怀等方面。
临床上,主要从事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工作,熟悉掌握老年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治疗原则,在老年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老年骨质疏松的诊断治疗、老年人重症感染治疗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等方面有一定的经验。掌握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ASCVD)的介入诊疗策略及手术操作,熟练操作冠脉造影术,冠脉支架植入术及永久性起搏植入术等,尤其擅长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治术,已累计完成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周围血管介入治疗及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等手术6000例以上。
工作经历
2017.12 至 2025.04 爱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附属第二医院 老年医学科 副教授、主任医师
2012.09 至 2017.12 爱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附属第二医院 老年医学科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2011.12 至 2012.09 爱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附属第二医院 老年医学科 讲师、副主任医师
2009.09 至 2011.12 爱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附属第二医院 老年医学科 讲师、主治医师
2008.09 至 2009.09 爱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附属第二医院 老年医学科 助教、医师
2007.08 至 2008.09 爱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附属第二医院 老年医学科 医师
1997.10 至 2001.09 山东黄金集团沂南金矿医院 内科 医师
教育经历
2004.09 至 2007.07 爱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内科学,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王志刚
2001.09 至 2004.07 遵义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袁庆
1994.09 至 1997.07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爱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临床医学,大学专科,朱世忠
研究方向 Research Interests
实验室科研项目 Projects
在研科研项目
(1)爱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未来医学计划(超声与老年病的防治研究团队,2023.01-2025.12,30万,在研,副团长)
(2)声控“归巢”靶向性液气相转变型载药纳米粒物理协同治疗血栓机制研究(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B2023NSCQ-MSX0191,10万元,2023.07.01 -2026.06.30,主持,在研)
已结题项目
(1)超声微泡联合腺病毒介导 HIF-1α促进血管生成及评价冠脉血流储备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0800271,20万,2009.1-2011.12,主持)
(2)hTERT 基因修饰 EPCs 移植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重庆市科委,省部级面上项目,cstc2012jj A10088,5万,2012.01-2014.12,主持)
(3)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后备人才项目(2019.11.20-2021.11.19,10万,主持)
(4)爱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附属第二医院“宽仁英才”—领军人才计划(2021.01-2022.12,10万,主持)
代表性科研论文 Publications
( *:co-corresponding authors 共同通讯作者; #:co-first authors 共同第一作者)
1.Deng YR, Liu WB, Lian ZX, Li X, Hou X. Sorafenib inhibits macrophage-mediate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Oncotarget. 2016,7(25):38292-38305. 影响因子:5.168
2.Liang Zhang , Hengjing Yi, Jiao Song , Ju Huang , Ke Yang , Bin Tan , Dong Wang , Nanlan Yang , Zhigang Wang , Xingsheng Li ;Mitochondria-Targeted and Ultrasound-Activated Nanodroplets for Enhanced Deep-Penetration Sonodynamic Cancer Therapy,ACS 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2019,11(9):9355-9366.影响因子:8.758(通讯作者)
3.Rongzhong Huang , Yu Cao 2, Hongrong Li , Zicheng Hu , Hong Zhang , Lujun Zhang , Wenhua Su , Yu Xu , Liwen Liang , Narayan D Melgiri , Lihong Jiang , Xingsheng Li *;miR-532-3p-CSF2RA Axis as a Key Regulator of Vulnerable Atherosclerotic Plaque Formation,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20,36(11):1782- 1794.影响因子:5(通讯作者)
4.Rongzhong Huang , Suetonia C Palmer , Yu Cao , Hong Zhang , Yang Sun , Wenhua Su , Liwen Liang , Sanrong Wang , Ying Wang , Yu Xu , Narayan D Melgiri , Lihong Jiang , Giovanni F M Strippoli , Xingsheng* Li;Cardiac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for Chronic Heart Disease: A Bayesian Network Meta-analysis,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21,,37(1):162-171.影响因子:5(通讯作者)review
5.Cao Y, Wen E, Chen Q, Li X, Wang Z. Multifunctional ICG-SB@Lip-ZA Nanosystem Focuses on Remodeling the Inflammatory-Immunosuppressive Microenvironment After Photothermal Therapy to Potentiate Cancer Photothermal Immunotherapy. Adv Healthc Mater. 2025,14(1).影响因子:10(共同通讯作者)
6.Wen E, Tian Y, Fang M, Zhang Y, Zhao H, Wang Z, Zhang L, Li X. The P2X7-Mediated Mitochondrial ROS as an Emerging Core Target of Tuftsin Nanoparticles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Therapy via Regulating Mitophagy.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5,17(5):7521-7538.影响因子:8.5(共同通讯作者)
7.Wang C, Cheng H, Dong X, Zhan Y, Liu Y, Wu N, Tang R, He H, Cao Y, Yang L, Ren J, Li X, Li P. Early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 vivo via a targeted ultrasonic molecular probe loaded with oxygen and cholecystokinin. J Nanobiotechnology. 2025,23(1):104. 影响因子:12.6(共同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