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药学院肖斌教授团队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泌尿外科、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剂科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Molecular Cancer上发表了题为CircABCA1 promotes ccRCC by reprogramming cholesterol metabolism and facilitating M2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through IGF2BP3-mediated stabilization of SCARB1 mRNA的研究论文。

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arcinoma,ccRCC)是肾癌中最常见的类型,术后复发率高,晚期患者对靶向药物不敏感,五年生存率较低。在ccRCC细胞中,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的中性脂质的异常蓄积,是驱动肿瘤进展、转移和治疗抵抗的关键因素。然而,ccRCC脂质代谢失调的确切机制及其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仍未完全阐明。
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非编码RNA,通过复杂多样的机制,在肿瘤进展与代谢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新发现了一个在肾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的circRNA:circABCA1,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及远端转移显著正相关。该环状RNA通过直接结合IGF2BP3蛋白以及胆固醇摄取转运受体SCARB1的mRNA,形成circABCA1-IGF2BP3-SCARB1 mRNA三元复合体,特异性增强SCARB1的mRNA稳定性,从而促进ccRCC细胞对胆固醇的摄取。进一步,circABCA1-SCARB1轴不仅促进胆固醇摄取,还通过维持脂筏完整性,持续激活IGF1R/PI3K/AKT/mTOR磷酸化通路,进而抑制自噬介导的脂滴分解(脂噬),促进了胆固醇蓄积在脂滴。有趣的是,高表达的circABCA1通过驱动ccRCC竞争性摄取微环境的胆固醇,造成肿瘤微环境胆固醇水平降低,进而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免疫逃逸。功能研究表明,敲除circABCA1可显著抑制ccRCC的增殖和转移,并抑制M2型巨噬细胞浸润;该效应依赖于敲除circABCA1后对SCARB1胆固醇调控通路的阻断。上述研究为阐明ccRCC的发生与转移、脂质代谢重编程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研发治疗ccRCC的新型核酸药物提供了新靶点。

肖斌教授为爱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特聘教授,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9年)、“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24年)。长期致力于环状RNA与肿瘤以及抗肿瘤核酸药研究,先后在Mol. Cancer(2篇)、Blood、J. Exp. Clin. Cancer Res.、Clin. Transl. Med.、Chem. Eng. J.、Oncogene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1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重医2022级博士生宁昊和2022级硕士生江燕,最后通讯作者为肖斌教授。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项目、爱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未来医学青年创新团队、爱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拔尖人才计划等项目资助。
全文链接:
https://molecular-cance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43-025-02398-4